发展农民体育 构建和谐社会

2010-05-13来源:福建省农民体协
字号:【

  多年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支持下,我市农民体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服务“三农”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宗旨,把提高农民身体素质作为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形式多样地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加快了农民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到了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的欢迎,涌现了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农体协、龙海、长泰、漳浦县农体协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市农体协多次被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体育总会授予先进集体。全市成功举办了五届市农民运动会和九届体育先进乡镇联谊会,多次组团(队)参加全省、全国农民运动会,展示了全市农民热爱生活、崇尚文明、科学健身、求知求乐的精神风貌,推动全市农民体育全面持续深入向前发展。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农民体育是党的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市农民体协自1988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得到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始终把发展农民体育事业列入议事日程,经常听取和参加研究农体协的工作,帮助我们解决在开展活动中遇到的组织建设、办公条件、活动经费等方面的困难。市农体协年度活动经费从刚立时拨给1万元到目前增至25万元,纳入市财政预算。各县(市、区)、市农办、市农业局等农口各局、市体育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对农村体育也十分重视。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市城乡“文体健身热”盛况空前,高潮迭起,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老中青、少儿幼、全方位的生动活泼的体育健身热潮。农村体育出现了许多新亮点:一是农民体育工作引起社会各界的进一步重视、关心支持农民体育的人越来越多,体育设施建设有了明显加强,体育社会化得到拓展延伸;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求知求乐求健康的意识普遍增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在不少地方已形成经常化、制度化、普及化;三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群日益增多,目前,全市农村体育人口达到占总人口40.3%;四是农民体育竞技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达到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目的。全市涌现了一大批党政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群体活动普及、竞赛形成制度、建好场地设施、推进体育社会化的先进典型。龙海市角美镇等11个镇被国家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协授予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芗城区天宝镇等28个乡镇被授予福建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市还评选表彰24个市级体育先进乡镇和300个农民体育示范村。

        二、开展活动,展示风采

      农民体育工作的生命力在于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只有发动农民广泛深入地开展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广大群众的认可,赢得农民体协应有的地位。我市农民体协自成立以来,根据这一要求,认真贯彻“面向广大农村,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遍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的工作方针。1995年,市农民体协以国家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契机,始终把增强我市360多万农民的身体健康和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认真组织实施纲要,普及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强调健身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面向农民,以乡镇为龙头,以节假日为依托,因地制宜,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使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篮排球、乒乓球、象棋、龙舟竞渡、舞龙舞狮、攻炮城、灯谜竞猜、文艺踩街等传统体育得到弘扬,“两跳一踢”,尤其是漳州人民情有独钟的健身秧歌等现代体育得到推广普及,晨、晚练、跑步、登山、钓鱼、广场体育、公园体育、室内体育、家庭体育红红火火。体育比赛是推动农民体育运动发展的杠杆,体育活动只锻炼,不比赛,很难激发群众广泛参与,只搞比赛,不发动群众锻炼,则比赛没有基础。只有将普及与提高,锻炼与比赛有机结合起来,并使两者相互促进,互为作用,才能推动农民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健康发展。为此,我市四年举办一届农民运动会已形成制度,成功举办了五届综合性农民运动会,每年举办2—3项单项体育比赛。在市农运会的推动下,各县(市、区)、乡镇、村农运会多次举行,如漳浦县盘陀镇举行了六届、湖西乡举行了四届,地处山区的平和县霞寨镇举行了三届,还有许多行政村都举行了农民运动会。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乡风民俗、密切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生产发展、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农村社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健全机构,形成网络

      我市农民体协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形成网络,经历了一个发展、健全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从七个方面加强机构组织建设:一是实行“四抓四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四抓即:抓评比、促建立;抓典型、促发展;抓调整、促健全;抓管理、促活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组织开展了三次评比检查,推动了农体机构的建立,在短短的四年中,全市各县、81%的乡镇、55%的行政村成立了农体机构组织。二是精心选拔一把手、带头人。鉴于在职领导工作繁忙、任务重、时间少,为了确定“一把手”人选,动员一批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担任县(市、区)农体协主席,黄步翔主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个县一个县地跑,最终有9个县(市、区)由退下来的富有农村工作经验、有威望、乐于奉献的县级领导担任,另2个县由分管农村工作的副县长挑起,乡镇农体协主席由党委宣委负责,办公室设在文体站,文体站站长任秘书长,行政村农体协主席大都由村长兼任,从而使市、县、乡镇、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网络。三是抓点带面,发挥榜样力量的作用。1996年5月,市农体协召开组织机构建设现场会,组织各县(市、区)农体协主席、秘书长、先进乡镇农体协主席参观学习推广南靖县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选好一位带头人和培养一批骨干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中国农民体协充分肯定南靖县的做法和经验,于1997年8月第3期农体工作简讯予以刊登推广。四是抓统一制牌,授牌挂牌,促机构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进入新世纪,我市所有乡镇(121个)、村(1693个)都建立起农民体协组织,市、县两级农体协有专职干部23人,兼职54人,乡镇农体协有专职干部38人,兼职401人。全市有99个乡镇、1232个村农民体协的牌子由县(市、区)统一制作,逐级授牌,通过授牌挂牌,以“挂牌促健全”,这一做法得到中国农民体协的肯定和推广。2003年,全省农民体协工作会议在漳州召开,现场参观了龙文区步文镇石仓村、龙海市角美镇鸿渐村机构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体育进农家等现场,充分肯定和推广了我市的经验。五是抓新老交接,不断调整充实。鉴于乡镇、村换届等人员变动,为了使农体工作有人抓,不断线,我市各地每逢乡镇、村干部换届,都采取措施,下发文件,或召开会议进行新老交接,调整充实,明确职责,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六是抓建章立制,建立了工作、学习、财务管理、文书档案等各种制度。七是抓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做好新形势下农民体育工作的能力,始终把我们的工作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整体部署中来运转。在市、县“一把手”的带领下,大家不为名、不为利、不计较报酬和个人得失,上下关系密切,渠道畅通,互相支持,齐心协力,朝着一个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目标拼搏,能较好地把握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农民体育提出的要求,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多年来,市农民体协面对新形势对农民体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强化创新意识,以创新求突破,以特色求发展,使我市农民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制定规划,明确目标。

      “十五”开局之年,我市市、县(市、区)农民体协普遍制订2001—2005年农民体育五年工作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和奋斗目标,经检查总结,完成了既定目标工作要求,使全市组织网络、体育设施、健身活动、健身队伍日益完善壮大。2006年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市农民体协要求各地要切实把农民体育主动融入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市、县(市、区)农体协于2006年都制订了“十一五”农民体育工作规划,努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狠抓行政村“五个一”工程和示范村建设。2010年年底将对五年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做准备。

        (二)联谊展示,推动发展。

      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在争先创优、树立典型、抓点带面、创建体育先进乡镇、先进村取得较好成绩,全市已有国家级、省级、市级体育先进乡镇63个,占乡镇总数54.3%。“十一五”规划以来,市农体协与市农办、市农业局、市体育局连续4年联合表彰了300个农民体育示范村,这些先进标杆遍布全市各个角落。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1998年,我市在全省各设区市率先成立漳州市“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联谊会,以“健身、友谊、创新、发展”为主题,在云霄县莆美镇、长泰县武安镇、龙海市角美镇等地连续举办九届先进乡镇联谊会暨文体健身展示活动,各县(市、区)农体协主席、秘书长和体育先进乡镇农体协主席欢聚一起,通过现场参观、展示观摩、交流研讨,收获很大,普遍认为,好的经验和做法看得见、听得着、学得来、用得上,学有内容、赶有方向,比有目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农老结合,形成合力。

      在广大农村,农体协、老体协工作目标一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协会意识到联手互动共建、提高农村体育人口的重要性,于是,2005年以来,联合召开五次工作联谊座谈会,并形成纪要下发各县(市、区),赢得各地的重视与响应。农体、老体两家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整合功能、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做到活动互请、信息互通、工作互动、经验互学、优势互补、服务基层。两个协会领导几年来多次参加对方召开的年会、展示会、体育先进乡镇联谊会、农运会、老运会以及互相交流简报、总结材料等信息,从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对各自的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这种联谊联手共建互动,得到省农体协、省老体协领导以及体育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龙海市农体协、老体协围绕“和谐、互动、发展”主题,就组织网络共抓、健身活动共促、评选先进共推、辅导站、辅导员队伍共建、举办运动会共联等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整合功能,促两轮齐转、助两翼齐飞,两个协会携手共进,促使农村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芗城区两个协会亲如一家,联谊工作做到了“六个一起”,既会议一起开,下乡调研一起走,健身活动一起搞,科学讲座一起办,辅导员培训一起做,场地资源一起享。南靖县农体协、老体协捆绑在一起,提出“1+1”工作模式,共同寻找工作结合点,制定“优势互补,信息互通,工作共抓,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实施战略,以求破解农村农体、老体工作,使得两个协会工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四)农民体育,拓展延伸。

      为了让广大农村不同群体都能参加到体育健身活动中来,进入新世纪,市农体协即提出任务,要求各县(市、区)、各乡镇农体协要进一步面向基层,与辖区内各有关单位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为各类群体搞好服务,扩大健身队伍,积极做好农民体育拓展延伸工作。目前,我市农村中不少企事业单位、开发区、工厂都加入到体育健身行列中来。使农民工与当地农民一起参与体育健身,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五)拓展思路,建立制度。

      多年来,市农体协建立了迎新春工作座谈会、半年工作总结交流会、月信息反馈、体育先进乡镇联谊展示、农体宣传评比表彰、农体老体工作联谊座谈、年度工作总结交流等七项制度。这样,一年中,市、县(市、区)农体协主席、秘书长就有四次机会聚在一起,使信息和经验得到及时沟通和交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推动了农体工作较好较快发展。

        五、加大力度,搞好宣传

      为了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多年来,市农民体协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提高对体育健身重要性的认识,为我们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农体宣传工作上,我们的做法主要是:1、与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加强联系。我们与闽南日报社、漳州电视台、漳州广播电台、漳州广播电视报等新闻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凡有大的赛事、农体会议、节庆日活动都及时沟通,市里几年来举办的农运会和承办省农运会都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新闻记者参加,并组织他们赴现场采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工具,报道农运会、节庆日等健身活动盛况,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扩大了农民体育影响力。2、汇编资料,送发基层。2003年8月,我们将《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2001—2010年)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漳州市委、市政府的实施意见,还有国家体育总局、农业部、中国农民体协“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通知”等六个文件汇编成册印制1800多本,分发各县(市、区)、乡镇、村,为从事农民体育工作者提供指导性资料。2009年国家《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后,市农体协立即组织学习并印制330本单行本,分发市直有关单位及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农体协领导以及各乡镇农体协,为学习、宣传、贯彻条例提供精神食粮。3、创办市“农体简讯”,传播、交流农体信息。2002年,市农体协创办“农体简讯”期刊,坚持每月刊登一期以上,年刊登信息量均在150篇以上,2009年刊登25期,211篇信息。自2002年以来,在全省农体宣传评比表彰中,我市连续荣获一等奖,喜获八连冠。一份“简报”是一个健身的脚印,一篇“信息”是一次活动的见证。几年来我市农体宣传工作富有成效,起了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指导工作的作用,究其原因:一是领导重视、真抓实干。市、县(市、区)农体协领导高度重视农体宣传工作,有会必讲。芗城区、南靖县农体协主席还亲自为市农体简讯撰稿。二是活动经常、内容丰富。有持续不断的稿源,全市农体活动已形成制度,不仅有健身、比赛活动盛况,而且反映领导重视、协会建设、部门配合、社会支持、体育社会化等方面都有大量信息,使宣传工作全面开花;三是确定专人,捕捉信息。全市有一支28人的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宣传工作信息员骨干队伍。他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中心,深入基层,拓展视野,捕捉信息,使宣传报道内容丰富多彩;四是评比表彰、奖励先进。近十年来,我们坚持年年进行评比表彰,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予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从而调动了搞好宣传报道工作的积极性。

      我市农民体育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有些地方对农体工作重视关心不够,活动开展存在着不平衡;体育场地设施滞后,不能满足群众的健身要求;由于换届、人员调动等原因,少数机构网络人员不够落实;部分基层农体协队伍素质、服务水平、辅导员培训等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